本報記者 鄭 磊 文/圖
   這幾天,鄭東新區國龍大廈甚是熱鬧:正在此舉辦的焦裕祿精神展(如圖),讓無數市民深深領略了榜樣的風采。
   活動舉辦者是素有“紅色收藏家”之稱的馮路。曆數20多年的收藏歷史,馮路用“痴迷”來形容自己,如今他的藏品已超過30萬件(份),很多都成為城市發展的時代標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記者現場看到,這場名為《人民公僕幹部楷模》的焦裕祿精神展,一共展出了馮路平生收藏的有關焦裕祿文史資料上千件,包括書籍、新聞報道、現場照片、畫報、海報、紀錄片、畫冊、像章、郵票紀念品、工藝品等10多個類別,真實反映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焦裕祿精神萌生、發展、發揚光大的歷程。
   “草根收藏家”馮路年近五旬,他1990年迷戀上收藏,很快達到“痴迷”的程度,20多年來,他所有的收入和工作之餘的時間,全部花在了收藏上面。“我的節假日基本上都是開著車去各地‘淘寶’,這輛破舊麵包車見證了我多年跋涉奔波的收藏路。”馮路告訴記者,自己經常是風餐露宿,節衣縮食,每次都要花不小的代價,雖然辛苦,但樂此不疲。
   “因為大量的錢都花在了收藏上,所以家裡的物質條件就差了很多,但全家人並未抱怨,都省吃儉用支持我。”馮路說,雖然生活相對艱苦,但他的收藏品卻大有斬獲,目前已超過30萬件(份),主要包括年畫、剪紙、老照片、文獻資料、宣傳畫、古舊書、紅色藏品、明清瓷器、名人字畫等。其中,抗日戰爭時期黃河堵口的檔案資料和第一個人民公社的檔案資料極具史料價值,有不少藏品如今在官方博物館、圖書館都難以找到。
   “收藏不僅是一種記憶,更是一種分享,我一直籌划著有更多機會把收藏的‘歷史’展示給眾人。”馮路告訴記者,收藏品屬於公共事業,只有融於現實的政治、經濟和群眾生活之中,培植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達到文化育人、服務社會的目的,“所以我準備將藏品從‘藏匿於偏僻鄉村,獨自珍藏把玩’,轉變為‘打造一個集珍藏、展覽、宣傳教育的文化平臺’,讓更多市民瞭解藏品,認識華夏文明。”
  (原標題:從收藏中認識華夏文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m34jmua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